技興荊楚,能創未來。經過2天緊張而激烈的角逐🕛,湖北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湖北工匠”表彰大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完美收官👴🏽⚰️。來自90多個企業院校的400多名選手同臺競技🈂️、亮劍爭鋒。現場的湖北之聲透明直播間裏每天直播不停歇🖲🤱🏻,技能大咖輪番登場,發表真知灼見🧑🏼🦱、創享技能未來。

湖北之聲透明直播間正在直播

“湖北工匠”獲得者吳春橋(左)、周德民(中)👨🏿💻、湖北之聲主持人萬敏(右)
11月17日🍵,10名“湖北工匠”、20名“湖北省技能大師”、70名“湖北省技術能手”受到湖北省政府表彰,他們分別獲得50萬、10萬🌻、2萬元獎勵,這也是湖北省自2018年以來第三次開展此類表彰活動。其中兩位“湖北工匠”獲得者帶著“沉甸甸”的綬帶來到直播間和大家分享“技能改變命運”的故事🍢。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中國大能手、中國一冶集團冶金建設分公司砌築工吳春橋從事了10年的木工後📄🏫,毅然轉行做了一名築爐工。換了賽道他一切從零開始🧎,回想當初的決定吳春橋感慨地說:“28歲轉行🤰🏿,有些師傅認為我年紀大了肯定學不好𓀅,我就不‘服周’🕌🛁。剛開始別人砌築一塊磚只需幾秒鐘,而我要幾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砌築好,為了能夠快速的練好本事,我就趁著別人吃飯、休息的時間反復練習,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喜歡挑戰的吳師傅,憑著肯吃苦、勤思考🤱、善鉆研的匠心,磨礪出築爐精湛技藝,在冶金建設行業一幹就是30年,將築爐技藝打磨至極致——7米的焦爐爐頭,砌築垂直度控製在1毫米以內💆🏽♀️,因此吳春橋又有了“‘毫米級’砌築大師”稱號,他砌的爐子成了砌築中的標桿🧑🏿🦳。對過往的經歷,吳春橋堅定的說:“即使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我還會堅持當初的決定、絕不後悔,我相信技能改變命運🤴🏿。”

2022年“湖北工匠”獲得者吳春橋
另外一位“湖北工匠”獲得者周德民是全國技術能手🫖、湖北省技能大師、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的操作工🧝♂️。他帶來了一個用數控技術雕刻著“技能改變命運”字樣的燈泡。原本只是個普通銑工的他,一次偶然機會看到別的公司的數控銑機床👰🏽,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開始自學數控銑技術。2003年,公司組建數控加工車間,他成功應聘成為數控銑工。幾年下來,他不僅能熟練掌握多種數控系統操作方法和編程技巧,還帶領團隊攻克了多年沒有解決的難題🤶🏽。其中✍🏽,“多軸加工中心刀具路徑創建和後處理的定製方法”突破以後,避免了五軸加工設備的降格使用🦃,實現了壓氣機葉輪、S曲線等零件的五軸聯動加工💄,大幅度提高了五軸加工的效率與質量🧑🏻🦯➡️,使五軸加工設備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企業的工藝能力獲得了很大提升!

周德民展示燈泡上刻的字
技藝只有傳承才會更有價值🏋️♀️👩🏿⚖️。兩位“湖北工匠”表示始終堅信“技能改變命運”🥣😶🌫️,獲此殊榮不是句號🧷,而是分號,在平凡的崗位發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的創新型技能人才👳🏿,回報時代。

非遺項目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市級傳承人孟祥高(左一)🙋🏿、非遺項目漢楚傳統插花藝術傳承人蘇艷玲(左二)🦸🏽、非遺項目磨鷹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人孫宏成(右二)🚵🏽♀️、湖北之聲主持人萬敏(右)
活動現場✋🏻🐥,來自湖北17個地市州、職業技術院校🐉、企業🙆🏼、大師工作室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技能成果展示,“技興荊楚”優秀技能人才交流分享會成功舉辦,精彩絕倫的“荊楚絕技絕活”展演活動驚艷呈現🧑🏼🦳🫓,館內開展各類技能互動、體驗及系列交流互動活動達160多場。非遺項目漢楚傳統插花藝術傳承人蘇艷玲,與花結緣,專心“花事”,作為花藝工作者對漢楚插花技藝挖掘復興、傳承和傳播,漢楚插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固定方式——在傳統做“撒”的基礎上加上花泥,一起固定花材🍱👨👩👧。這個創新加快了插花創作速度,非常方便。蘇艷玲多次帶領團隊參加主場外交活動👨❤️💋👨,為重要接待活動提供插花作品。在剛剛結束的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她也親手製作了精美的作品👩🏽🌾,向全世界展示漢楚插花的獨特魅力。蘇艷玲說,“漢楚插花風格陽光向上♻,既展示自然之美,也要展示漢楚大地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希望更多愛花的年輕人加入傳統文化傳承中,將漢楚插花藝術文化進行創新性發展,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文藝術之美🙇🏼。”

非遺項目漢楚傳統插花藝術傳承人蘇艷玲
漢楚傳統插花藝術傳承人蘇艷玲:“插花中修剪伸出去的枝葉要‘出得去,收得回’,就像那些出國求學的孩子要學有所成回報祖國,也像風箏一樣心裏始終要有一根線,心之所盼。”非遺項目磨鷹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人孫宏成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並鉆研製作磨鷹風箏的技術🎢💤,帶著自己的作品全國各地參賽展演,向高手學習。用這項技藝做出來的風箏可以無風起飛🤱🏽,在天空中憑借咕嚕咕嚕轉動的眼睛🏄🏼♂️、立體的身形🙆🏻♂️👨🚀、鮮明的色彩和盤旋的雄姿“以假亂真”。他在當地的技能院校給學生們上非遺課程🏤,有人向他請教時他也毫不吝嗇,他說:“希望徒弟們都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中國傳統的民間的技藝創新傳承。”

非遺項目磨鷹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人孫宏成在透明直播間展示作品
在本次的“荊楚絕技絕活”展示中,有一個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項目——楚式漆器出現在了觀眾的眼前。作為楚文化發祥地,荊州的楚式漆器早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符號🤛🏼,荊州地區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也成了一種特色。全國首屆漆藝“全國技術能手”獲得者、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市級傳承人孟祥高做客透明直播間時,給大家分享了兩個小故事🧑🏻🎓。大學剛畢業時🤖,孟祥高的壓力非常大,經常遇到各種問題🪁。比如,每一棵漆樹的生長環境🤏🏼🦣,海拔高度,經緯度等不一樣,大漆的微量元素的比例也會隨之不一樣。大漆陰幹的條件相當苛刻,在打磨時要麽磨穿了要麽沒磨到位🤷🏼,花紋出不來👩🏿⚖️💆🏻♂️,手指指紋都磨沒了🙎♀️。那段時間裏🤳🏻,孟祥高創作了漆畫《忘情季節》。孟祥高:“每跨過一個階段👮🏼,你就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你的每一段經歷都會變成後續創作的中的一種情感表達。”孟祥高說👨🏽⚕️,大漆是他的親密朋友,但是它有時候會“咬”人——過敏🥚。99%的人都會對剛取下來的大漆過敏🎐。通過這個門檻篩選很大一批人,對它不過敏的人才能夠再碰它。“但是我也過敏,但是你要去堅持它🧑🦽➡️,過敏症狀會越來越小,慢慢免疫了💇🏿。所以它是一個自然淘汰法🚵🏻♂️,再進入這個行業以後,才能反過來控製大漆♔,真正走上這條路。”“楚式漆器髹飾技藝”是國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我們熟知的有:虎座鳥架鼓、曾侯乙豆、透雕彩繪座屏、虎座立風及漆畫等。而作為非遺項目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市級傳承人孟祥高通過人才培養,文創產品的開發等創新方式對傳統技藝予以傳承與保護👎🏻,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非遺項目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市級傳承人孟祥高

襄陽技師耀世院長王達文(左一)👨❤️💋👨🚵🏻♀️、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胡軍(左二)、湖北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王進軍(右二)、湖北之聲主持人萬敏(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製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今後高技能人才將會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剛性需求🙋🏼♀️,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緊密對接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發揮企業、院校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雙元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湖北堅持“以賽促訓🛀🏿、以賽促學”,著力構建以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為引領,以“湖北工匠杯”省級技能大賽為主體🍵,省😉、市、縣層層開展的技能競賽體系👨👧。以企業職工🚵🏼、職業院校學生為重點👰♀️,平均每年組織開展省級一、二類賽事50多項,涉及職業(工種)超過200個🧞,每年參賽選手超過50萬人次👩🏿⚕️,累計表彰技術能手、晉升職業技能等級1600多人次🅰️,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湖北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王進軍說🧔🏼:“技能賽事可引領、促進學生學、老師教,共同提高能力素質水平🧃🔒,特別是給職業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學生參加競賽,一方面提升技能素質水平➰,另一方面如果獲得獎牌,獲得社會認可👨🏼🏭,會打開人生新的通道,會擁有更好的未來,繼而激發學生練技能、提技能🎵。專業技能人才稀缺問題一直是社會輿論關註的焦點和痛點😂。如何激勵學生愛技能#️⃣👩🚒、“專”技能🧘🏿♀️、“創”技能🤾🏿♀️?襄陽技師耀世院長王達文說🧐:“今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著力提升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強調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的保障製度和措施⚂。這對於職業教育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是鼓舞士氣的好消息☃️,也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有力的支撐。”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強化校企合作𓀊,打通學生就業“最後一公裏”,實現學生跟企業無縫對接,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技能成就未來的自信感🚴🏽。企業如何發現技能人才🧎♀️,提供更廣的空間來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胡軍表示,每年都會來比賽現場對接校方,發現人才。武重是“國之重器”的代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層次的🧔🏼♀️。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培訓、認定、比賽“三板斧”,為技能人才提供上升空間與平臺📑。“三板斧”即多形式的日常培訓、全覆蓋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常態化的比武賽馬機製。在日常培訓中堅持問題為導向的🩶,對關鍵崗位實行一崗多政機製,培養復合型人才🧑🦳;在訂單培養上♦️,先後與武漢市及周邊地市10余家職業院校、技校簽訂訂單培養🚣🏽♀️,實現了學用無縫對接,發揮大師工作室平臺優勢,建立高技能的培訓交流平臺,通過以點帶面,全面推行新型學徒製,目前有700名員工踴躍報名參加🎤。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胡軍政府搭臺🤾🏻、校企合作提升技能人才素質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近年來湖北堅持落實技能人才評價製度改革要求🫶🏻,大力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支持企業自主評價技能人才,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從2020年1月起,全國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製度,由相關社會組織或用人單位按標準依規範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頒發證書🙋🏻。截至目前,全省共備案技能等級認定機構737家👼🏼🦮,其中企業326家、技工院校53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358家👩👩👧,共有48.5萬人取得技能等級證書9️⃣🦹♀️。王進軍認為🚍,中國要高質量發展,在經濟全球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讓中國成為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的重要的產品提供者,我們需要更高質量產品,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高技能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匯集各方資源👩🏼🦳,打通各個環節,湖北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王進軍說:“技能賽事可引領、促進學生學🏃♀️➡️、老師教,共同提高能力素質水平🦩,特別是給職業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學生參加競賽🟠,一方面提升技能素質水平,另一方面如果獲得獎牌🀄️,獲得社會認可🧑🏿,會打開人生新的通道🩺,會擁有更好的未來🧑🏽🏫,繼而激發學生練技能、提技能🧐。下一步將立足本職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快推進“技興荊楚”工程,大力實施技能強省戰略,進一步營造尊崇勞動𓀀、尊崇技能🔤、尊崇工匠的社會風尚♠️,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𓀆,搭建平臺助校企合作雙贏✊🏿,努力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服好服,讓更多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在技能道路上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創享美好未來👨🏻✈️。”湖北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