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1周年,6月9日,基礎課部黨總支聯合信息工程系黨總支開展了以《百年家書述中國 紅色信仰永傳承 》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該活動以四封英模的“家書”為載體🚝,10位老師扮演的“信使”穿越歷史時空,用聲音演繹角色✤,帶領大家一起感受中國的百年滄桑、百年巨變🦻👩🏻🎨。
黃繼光——不立功,不下戰場!
1952年10月😅,黃繼光同誌犧牲在上甘嶺戰役中🤾🏻,享年21歲🙇🏼♂️。在犧牲的前六個月,他在戰鬥的間隙抽空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該信由公共課部寇琳君、程開華兩位老師傾情朗讀✯,讓大家深深體會了在那段崢嶸歲月中感人至深的母子情誼🆘。
朱光亞——祖國召喚👲🏻,我們要馬上回去⚒!
1945年,美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後,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朱光亞毅然回國開始了原子彈、氫彈的試驗工作🪙。1964年10月16日,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基礎課部黨總支書記何永繼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發出了對廣大留學生回國建設家鄉的有力號召🤷🏻♀️。
李萬君——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堅守工匠精神🤽🏻!
中國高鐵,彎道超車🎹;中國高鐵,中國速度。從1987年到2017年三十年的時間,李萬君從一名焊綠皮火車廁所水箱、飲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長為我國高鐵焊接專家。他也被稱為“大國工匠”👱🏻♂️。而這些榮耀🦅🟡,源於三十年前李萬君的父親李世忠寫給他的一封家書。公共課部楊秋平📌、姜俊康兩位老師為大家展示為中國高鐵傾盡心血的父子相互鼓勵、堅持不懈的心路歷程🤸🏻♂️🧚🏻。
李佳辰——以愛為心,韶華不負;以國為家,義無反顧☝️!
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那些凜凜寒風中的逆行者,把一縷縷情愫🏄🏼♀️,寫進了一封封家書。李佳辰是國家援鄂醫療隊的一名90後護士。17年前,她目送媽媽出發抗擊非典🕤🧘🏻♀️,17年後,她帶著媽媽的叮囑🤳,毅然踏上援鄂之路⏪。公共課部張立、龍彩雲兩位老師演繹了時空對話的母女☄️,讓大家感受到了小愛和大愛的溫情與感動。
歌曲《我們的新時代》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演唱的同學們用慷慨激昂的聲音向全院師生發出了“以愛為心💖,韶華不負;以國為家,義無反顧”的倡議🚅。
最後,李中林對活動進行了點評💅。他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動的亮點與特色❎,並勉勵全體師生要牢記革命歷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黨員教師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同學們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刻苦磨煉專業技能,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建設家鄉、回報社會👳🏼。
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師生大合唱中,本次活動圓滿落幕。
書信是一種保留情意和時間的特別方式。四封書信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家國情懷,正是信仰最好的註解。黃繼光💇🏿♀️、朱光亞、李世忠、李佳辰……這些信件的書寫人,他們忠於信仰,敢愛敢恨😬,不懼表達自己曾經的軟弱👈🏽🫙,願以執手柔骨的親情,擁有純粹的友情。他們或偉大🦸♂️,或壯烈🫷,他們的身上散發著近百年民族復興所需要的精神品質🐦⬛。他們是奔跑在時代前列真正的中國人的精神偶像。新時代的我們🛑,一定以他們為指路明燈,沿著榜樣的足跡🦔,傳承信念!愛國愛家!勇擔重任🧘♀️!砥礪前行!
(基礎課部黨總支 信息工程系黨總支)